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术后护理
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术后护理
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。具有发病率、死亡率、复发率高的特点。应积极预防进一步出血,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,并做好基础护理,预防并发症,我院微创颅内穿刺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1。临床数据
35例患者中,男20例,女15例,年龄52-86岁,平均65岁。30例有高血压病史,5例有冠心病病史,22例有意识障碍,偏瘫31例,失语12例,脑疝5例。 CT显示幕上血肿30~50ML 19例,50~80ML 10例,80ML 6例。 l
2。手术方法
根据CT定位穿刺点,选择距离血肿所在头皮最近的位置,避开大血管或重要功能区。血肿穿刺成功后,缓慢吸出血肿,一般约占1/3-2/3,然后注射尿激酶,夹住管子3-4小时,然后松解。
3。结果
23例康复良好,6例死亡,6例放弃治疗。
4。护理
4.1 状态观察
4.1.1 密切观察意识的变化。每 15-30 分钟记录一次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。如果穿刺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,可能会发生继发性出血。意识障碍轻度者出血较少,意识障碍严重者出血较多。
4.1.2 观察学生。如果出血量≤20ml且意识障碍较轻,则瞳孔变化不明显。如果首次出血量≥50ml或累计量≥120ml,瞳孔变化就会明显。瞳孔变化与意识障碍程度一致。观察结果必须与使用镇静药物或烦躁情绪相一致。区分瞳孔变化,前者瞳孔小,光反射慢,后者两侧瞳孔散大,光反射敏感。
4.1.3 动态监测T、P、R、BP、血氧饱和度。血压一般控制在高压14.45-20kpa,低压9.5-12kpa,防止低血压引起脑灌注不足,加重脑缺血、脑水肿。
4.1.4 颅内压观察。监测颅内压的动态变化。当颅内压>2.3kpa时,脑出血量减少,脑灌注不足。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,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。如果颅内压持续增高,可能会导致脑疝。危及患者生命。当颅内压<0.9kpa时,可出现立位性头痛、恶心、头晕。该现象在本组中并未出现。
4.1.5肢体运动功能观察。
4.2 引流管护理
4.2.1保持引流管通畅,妥善固定,并按医嘱保持在一定高度,防止引流管扭曲、脱落、打折,并及时清除引流管内的血凝块和破损组织。流明。
4.2.2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、颜色、性状,并做好记录。每天更换引流袋,并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,防止逆行感染。
4.2.3 保持穿刺部位和敷料干燥、无污染。用2%碘酒棉球清除或消毒穿刺点及引流管周围区域,每日两次。
4.2.4 转运患者时,应先固定穿刺针,转运患者前暂时关闭引流管,避免颅内压波动、逆行感染、引流管脱落。
4.2.5夹管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变化。如果出现意识障碍、烦躁不安、双侧瞳孔突然变大变小、大小不等、血压升高、呼吸缓慢不规则等情况,应立即检查。立即打开封闭的引流管,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。
4.2.6 拔管前必须密闭管子24小时。观察到颅内压无升高,无引流液排出。病情稳定后应拔管。拔除引流管时应应用适当压力的绷带。
4.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
4.3.1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。保持呼吸道通畅,及时彻底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,观察痰液性质和量。定期翻身并轻拍背部。鼓励清醒的患者咳嗽和咳痰。定期雾化吸入,每日4次。对于气管切开患者,按医嘱定期气管内滴注,严格无菌操作,合理使用抗生素,预防肺部感染。
4.3.2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护理。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,注意患者大便颜色和性状,使用预防消化道出血的药物,对清醒患者尽快喂食,对昏迷患者留胃管,定期输液胃管,防止损伤胃肠粘膜。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生冷、坚硬的食物。若出现消化道出血,应立即停止进食或鼻饲,口服或胃管输注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。
4.3.3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。定期翻身,每2小时一次,定期按摩,定期擦洗,保持床单平整、干燥、无杂物,加强营养,昏迷患者使用气垫或气环,可预防褥疮的发生。
4.3.4 预防泌尿道感染。观察尿液的颜色、体积、气味、比重。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每天更换引流袋,保持外阴清洁,每天护理会阴两次。如果尿液混浊、沉淀或结晶,每天冲洗膀胱两次。严禁进行细菌操作,防止逆行感染,并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。
4.3.5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。室内定期开窗通风,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,尽量减少人员流动。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。穿刺针一般留置3-7天。合理使用抗生素,预防颅内感染。
4.3.6 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。每天活动四肢4次,每次10-15分钟。昏迷的病人被动活动四肢,同时按摩四肢肌肉,定时翻身。
4.3.7 口腔感染和溃疡。口腔和肠道护理应每天进行两次。注意口腔粘膜的变化。口干者应使用润滑油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。
4.4 术后饮食指导
吃低盐、低脂、低胆固醇饮食,少吃动物脂肪。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戒烟戒酒,避免辛辣食物和饮料,如浓茶、咖啡等。
4.5 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
术后24小时开始肢体功能锻炼,量由小到大,由被动到主动。术后1-2周,意识清醒、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鼓励自行翻身、翻身,积极锻炼肢体。卧床运动时应由两人支撑,防止跌倒受伤,运动强度应以不疲劳为宜。对于语言康复,可以使用图片和手势从单词到短语或句子反复刺激患者,以鼓励患者说话。出院后定期检查血压,坚持遵医嘱用药,保持情绪稳定,排便通畅,坚持功能锻炼。如果感觉不适,请随时返回医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