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村帮扶纪实故事范文五篇
驻村帮扶纪实故事范文五篇
【篇一】
**,这是一个地处****县最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小山村。
**年3月,根据组织安排,**总工会组织宣教部部长**,被派到这里开展驻村帮扶工作。
此时,**妻子怀孕七个月,大儿子年仅4岁。
彼时,离**家130余公里外的**,尚属省级二类贫困村,全村4018人中,建档立卡贫困群众899人,占比达22%。
“传统种植业和务工收入,是**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。”进村第一件事,**一头扎进群众搞调研。
**坦言,只有深入群众搜集第一手资料,才能了解贫困原因,也只有通过扎实的走访,才能“对症下药”,开出“脱贫良方”。
“给钱给物,不如建设一个好支部。”在全面融入村两委工作后,**意识到,要摘掉贫困帽子,必须打造一支“永不撤走的工作队”。
**牵头研究制定了**村党员发展规划,明确在“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,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,在党员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后备干部”的工作思路。2年多来,**村共发展预备党员5人,3人已转正,另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人。
同时,在帮助完善村级“三会一课”制度的同时,协助制定了《**村村级常务干部考勤管理制度》等多项制度,实现制度管人、按章理事。
针对**村水资源缺乏、交通条件差、山地林地居多、农业自然生产环境较差、群众生产力水平低等情况,**探索出“公司+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新路径。
——**和村支两委组织群众赴**新余和贵定参观油茶种植项目,发动群众发展油茶种植2400亩,金银花、黄豆、洋芋、辣椒**亩。
——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,确定精品水果特色农业发展方向,争取近80万资金建成占地65亩的*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p>销路虽然有了,但问题又来了,2600多只肉鸡在哪里宰杀?怎样包装?怎样运输?一大堆难题来了,初次经手的我为此事忙不辞辛苦,处处请教专家,最终在局领导、县电商办帮助下,联系到了**新蒲新区的一家大型屠宰场,专业负责屠宰,包装,运输。经过三天三夜辛苦劳作,2600多只白条鸡远销浙江,获得27.9万余元。肉鸡销售,盘活了以村集体经济,带动了林下生态养殖业健康发展。作为一个农业系统农技人员、能为帮扶村办点实事好事,是职责所在,是服务“三农”的情结纽带。